现在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 人物风采

周忠和院士谈科研人员做科普:“四不”窘态怎么破?

作者: 2020-10-09 15:35 来源:中国科学报
放大 缩小

“不愿、不屑、不敢、不擅长。”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十七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上,万泰注册院士周忠和在主旨报告中总结了当前科研人员做科普存在的“四不”窘态。

  他呼吁广大科研人员积极投身科普,为推动科学文化建设与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贡献力量。

  “各种各样的顾忌导致科技界不敢发声,你不敢发声,自然就有人会替你发声。”他说。

  科研人员发力不足 

  优质、原创科普内容较少,是当前科普存在的困境。周忠和注意到,当前,从事科普工作的主体包括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媒介从业者等三大类人群。

  其中,媒体和志愿者为主开展的“民间的科普”由于兼职从业者多,专业性和稳定性欠缺,导致优质内容较少,内容大都抄来抄去。而“官方的科普”则指派性强、任务性多,同样导致原创高水平的作品少。

  科研人员作为创新主体,是科普的“发球手”,目前发力尚不足。“科研人员的‘缺位’必然导致谣言的‘补位’,以及科普品位的降低。”周忠和强调。

  在他看来,前述“四不”窘态中,不愿、不屑、不敢是认识问题,不擅长则是能力问题。

  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来自于我国科学文化先天不足,缺乏人文精神。“科普的本质是人文的,要讲好科学的故事,科学和人文结合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做到。”周忠和表示,“国内外经典的科普作品都有好的科学,并且不乏深厚的人文情怀。”

  超越“萨根效应” 

  一直以来,“萨根效应”被认为是科研人员参与科普的顾虑。这一概念来自于天文学家卡尔·萨根的经历。热心科普的萨根当上“网红”后,不但受到同行的排挤,还失去了很多学术生涯的重要机遇。如今,很多科研人员做科普的时候脑子里仍然会飘过“不务正业”四个字。

  但事实表明,“萨根效应”正在逐渐走向相反的方向。“我们熟知的物理学家霍金、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以及我从事的古生物学领域的史蒂芬·古尔德、尼尔·舒宾,还有颜宁教授等,都是科研和科普两不耽误的正面榜样。”周忠和说。

  《自然-天文学》2019年刊发的评论文章《超越萨根效应》指出,科普对科学家职业生涯的损害可能在降低,而带来的益处在增加,例如非传统渠道的经费或项目资助、社会影响力等。

  同时,多项研究表明,经常参与科学传播活动的研究人员在实验室的产量更高。周忠和对此也深有体会:“科普对表达能力要求较高,对思维是一种很好的训练。”

  没必要“一刀切” 

  “行政化是一把‘双刃剑’,但不必搞政策‘一刀切’。”强调科研人员做科普十分重要的同时,周忠和仍然认为,不宜硬性将科普作为所有科研人员的考核指标,最重要的是让科研人员发自内心地认为做科普是有益的、有成就的,科学共同体会认同这样一种行为,同时不会影响到职业发展。

  因此,他建议,科研人员要根据自身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权衡科研和科普的安排。“如果年轻科研人员顾虑多、时间有限,那么你先别费工夫。一些国外学者也建议,在拿到终身教职后再花更多时间来做科普。”

  此外,周忠和还提出应重视与媒体的互动,及时响应社会需求进行应急科普,保证权威性、严谨性“生命线”等多项建议,从不同层面和角度支招科研人员如何做好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