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报告提出转变中国创新方式的建议

作者: 2015-07-31 11:10 来源:《科技政策与咨询快报》
放大 缩小

  7月2日,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了《中国对全球创新的影响》报告[1],指出中国正处于转型期,人口老龄化、债务增长和投资回报率下降等问题要求中国必须加快从“吸收创新”向“领导创新”的转变,以保证未来的长期高速增长。报告主要分析内容及建议如下。

  一、中国创新的现状

  报告指出,从表面上看中国的创新规模在不断扩大。2014年的研发投入排名世界第二。同时,中国每年的工程类大学毕业生就超过120万,排名全球第一。2013年,中国的专利申请也已经超过美国。

  但这些传统的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中国的创新态势。因为尽管总量数据领先,但中国创新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按多要素生产率衡量)却在最近几年下降了。1990-2010年,多要素生产率为中国贡献了40%-48%的经济增长,而在过去5年中贡献率仅为30%,即2.4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是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如果中国希望到2025年之前保持每年5.5%-6.5%的GDP增长,就需要多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达到35%-50%,即科技创新要贡献2-3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

  为此,麦肯锡采用了新的分析方法,区分了用户中心型、效率驱动型、工程技术型和科学研究型等4种创新类型及其所涉及的不同行业与创新驱动要素(如研发强度、用户需求、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强度等)。希望能够揭示不同行业的创新特点,为中国政府和企业提供建议。

  二、中国创新的优势与弱点

  对2万多家企业的分析表明,中国目前在用户中心型和效率驱动型创新领域拥有优势,而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型创新方面存在差距。

  1、用户中心型创新:中国创新商业化的优势所在

  中国的消费市场规模巨大而活跃,新产品与服务快速规模化和商业化的能力不容低估。中国企业已经在家电(占全球销售额的39%)、网络软件(15%)以及智能手机(10%)等行业达到全球第一。依靠中国庞大且发展迅猛的消费市场,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和海尔等家电巨头已经成为各自行业的全球领先者。

  此类创新市场的进入壁垒较低,中国企业经过30多年的努力,学会了如何有效改造世界各地的产品与服务,使之快速适应国内市场需求,发展出了独特的微信社交平台、小米手机、支付宝金融系统和网购快递网络。同时也培养了中国企业快捷的行动能力,其工作方式是首先迅速投产,然后不断调整设计以适应消费者需求。

  2、效率驱动型创新:中国制造业体系的优势所在

  中国已经形成了覆盖完整的供货商网络、庞大且熟练的劳动力队伍、现代化的物流基础设施在内的全面而庞大的制造业体系,这一体系让企业能够快速扩大生产规模,并迅速学习和掌握新工艺。中国制造业企业还创造了灵活务实的方法来开展生产工艺与流程创新,并且充分结合人工及自动化系统的优势实现了快捷制造。

  效率驱动型创新帮助中国继续主导着传统的投入密集型行业,如太阳能电池板(占全球销售额的51%)、纺织品(20%)和通用化学品(15%)。同时也在帮助中国巩固了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帮助中国向产业价值链上游发展,使中国的建筑机械(19%)和电气设备(16%)等知识密集型行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2004-2014年,中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的比例提高了三倍,从8%上升至25%。

  3、工程技术型创新:同步推进引进消化与本土创新

  目前,中国不同行业工程创新的进展速度不一。表现最出色的是企业对政府(B2G)的工程创新。这些能够获得政府订单的企业通过“引进、消化、改善”国外技术来学习创新。这一模式在高铁(占有41%的全球市场)、风电(20%)和电信设备(18%)等行业最为成功。

  但在相对落后的汽车和医疗器械等行业中,中国企业仍需继续改变以引进代替学习的工作方式。例如,中国的汽车行业仅占全球营业额的7%,国内车企与海外车企组成的合资公司经常直接使用国外现成的设计方案,剥夺了中国工程师形成产品设计能力的宝贵机会,未能显著改善中国本地的创新能力。

  4、科学研究型创新:继续追赶并尝试建立全新的中国创新方式

  在科学研究型创新领域,中国仍处于通过加大投资来弥补能力差距的阶段。在品牌药品(仅占全球销售额的不到1%)、生物技术(3%)和半导体(3%)等行业,中国企业依然倾向于低附加值产品和战略,如生产仿制药品。这一状况反映出建设科研创新能力所需时间很长,也体现出中国在这方面的差距仍然很大。

  报告指出,形成差距的部分原因在于中国政府的大量科研资助目前还未呈现出显著效果,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与投入规模仍然不成比例。虽然中国的研发投资达世界第二,但只有5%的研发经费用于基础研究,而美国为19%。今后,中国不能仅仅等待基础研究和创新商业化能力的积累,而是要利用已有的规模优势和发展速度积极推进局部科学研究型创新与商业化工作,并建立自己的研究人才库。

  三、发展中国创新的建议

  1、对政府及决策者的建议

  (1)鼓励创业并让市场发挥作用

  政府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营造创业环境,特别是在互联网等快速发展的行业中。中国政府已宣布将建立新的企业孵化器,但政府应该小心挑选有潜力的资助项目,并扶持私人投资万泰,帮助企业更快地获得创新投资。中国可以学习新加坡,与独立的风险投资商合作,而不是直接投资,来解决这些问题。

  政府还可以通过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来鼓励创新。例如,中国的药品审批流程比美国长7-8年,使得中国企业几乎只做仿制药品。政府可以建立一个由官员和企业管理者组成的咨询团队,提供改革建议。

  政府还可以通过制定质量和安全标准来支持创新,建立消费者对新产品和新服务的信心。

  最后,政府应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市场竞争和创新。因为垄断地位,许多国企没有自己的创新激励机制,缺乏长期发展战略。解决办法是以华为为榜样促使国企进入全球竞争而刺激创新。

  (2)政府应成为严格要求的创新用户,而不仅是创新资助者

  在技术研发的早期阶段,政府应通过公共采购成为严格要求的创新用户,从而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快速发展,例如在高铁和风力发电行业。但政府应避免成为某一产品的常年用户,这会阻碍创新。决策者可以通过不断提高技术要求和坚持竞争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3)建立评估创新实效的指标体系,实时监控创新的发展

  中国很重视研发支出和专利申请等指标,但这些指标并不能准确衡量重大创新。中国需要制定评估创新实效的新指标体系,帮助决策者评估研发投资的实际效率,制定准确合理的创新政策与措施。例如,健康和环境影响、学生流动率与就业率、企业创业等新指标。

  (4)加强培育中国的地区创新集群

  世界各国自上而下建设创新集群的政策都是失败的。只有形成适合的创业文化、学术和商业环境、人才储备才能使创新集群获得成功。提升中国创新集群全球竞争力的关键是吸引人才,政府需要为中国的产业和创新集群及其人才提供高质量的生活环境。

  中国的创新集群主要集中在大城市,有着不同的特色。重庆是众所周知的技术研发中心集中地;上海正在成为生命科学与工程中心;深圳依靠制造业体系成为了中国的效率驱动型创新的中心。中国政府可以通过鼓励各城市的跨集群合作来提升不同集群的创新能力。

  2、对国内外企业的建议

  (1)相信中国创新的潜力,进行更大的投资

  目前,外资企业已在中国建立了超过1200个研发中心,但它们最关注的是如何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而不是研发可以在全球推广的创新。实际上在中国进行的研发可以应用于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中国企业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技术创新来征服国外市场。它们在中国国内市场积累的创新经验有助于其在亚非和拉美新兴国家发展业务。

  (2)实现和保持中国精简而快速的创新模式

  中国对全球创新的最大贡献在于展示了如何更快地完成创新过程。欧美大型企业往往需要漫长的产品开发期。而中国的创新者行动更快速,它们从用户和员工中获取新的想法并大胆采取行动扩大,例如小米的产品创新和阿里巴巴的服务创新。全球企业都应模仿中国精简而快速的创新模式。中国企业也需要保持这一灵活的创新模式。

  (李宏)


附件: